市场在亚洲开盘时,就像一台运行在两种不同速度上的老机器——一边是美国科技巨头轰鸣如同超级发动机,另一边是中国经济则像一台缺乏燃料的汽车在抽搐。在它们之间,美联储正注视着一个闪烁着更多红灯而非绿灯的仪表盘。
美中贸易谈判在周一带来了些许乐观的火花,特朗普承诺将在周五与习近平通话,同时关于TikTok所有权的框架协议让华盛顿看起来掌控在手。然而,潜在的含义显而易见——人工智能和芯片才是这里的瑰宝,北京对Nvidia的新反垄断调查也非巧合。双方并不是在讨价还价关税,而是在争夺下一次高科技革命的钥匙。
在市场中,这场竞争转化为科技股的快速上涨,仿佛一刻也不打算减速。特斯拉在马斯克投入自己十亿美元后引发了一场投机火灾,谷歌母公司Alphabet滑入了罕见的三万亿美元俱乐部,而通信行业尽管在Nvidia遭到中国调查的情况下仍然上涨了2.3%。投资者发出的信息是直白的:只要人工智能是被看好的投资方向,再多的估值或监管警告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押注。科技股依然在赌场里,桌子上座无虚席。
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。8月的数据发布就像是经济上的一个无力握手——工业生产疲软,零售销售缓慢,信贷增长乏力,投资流入比疫情期间还要弱。唯一的惊喜是失业率有所下降,但这更多反映出衡量失业问题的困难,而非经济势头。北京将被迫进入新一轮财政刺激,但投资者对此并不陌生:每当这条龙开始行动,通常在真正加速前会遇到绊脚石。最近中国股市的反弹和人民币达到年内高点,更像是投机性提前布局,而非真实的信心。
与此同时,美国经济本身也并不是百密无疏。劳动力市场正从顺风转向逆风——失业救济申请和失业人数达到了2021年以来的最高点,四年来首次求职者人数超过了职位空缺。这个单一的比例告诉美联储一切:降息又回到了日程上。再加上住房市场的拖累——抵押贷款支付几乎是疫情前水平的两倍,房屋负担能力处于历史低位,租金飙升——你就会看到一个反馈循环,侵蚀消费、利润、招聘和信心。可以称之为一种厄运螺旋:失衡的房市活塞削弱了劳动力市场,而反之亦然。
残酷之处在于这种锁定。数百万美国房主被困在疫情时代的抵押贷款中,享受着超低利率以至于出售或搬家变得不可能。正当劳动力市场需要更多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时,却碰到了死胡同。劳动力面对着捆绑,恰恰在最不该束缚的时候。
综合来看,交易格局呈现出经典的背离状态:科技仍在狂欢,仿佛这是唯一的舞会,而中国则在试图修补其破损的外壳,美国消费者则在住房和劳动市场的拖累下艰难生存。美联储可能会通过降息来安抚,但针对疲软的降息很少能够激发持久的反弹——它们更常是承认增长正在流失。在美联储会议后的市场表现中,细微差别变得尤为重要。
在亚洲开盘时,投资者面临着两台不同步的引擎——一场看似不可摧毁的人工智能热潮,以及一个因自身重负而裂开的宏观背景。对于交易者来说,重要的不是这台机器能否继续运转,而是错误发生后会在多长时间内扰动整个架构。